第114章 实际困难 (1 / 2)

杨万年坐在那,就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他是那种一门心思做技术的人,非常厌烦生意场上的弯弯绕绕,当初,在国营钢铁厂做车间主任的时候,就是因为和领导在很多问题上的意见不合,看不惯很多事情,一怒之下递交了辞职信。

钢铁厂舍不得这样的人才,刚开始不同意,最后杨万年没了别的办法,折中成立了挂靠钢铁厂的这家集体企业,而且大笔一挥,和钢铁厂签下了自负盈亏的合同。

刀具厂一共只有30来名员工,但都是当初信任杨万年的人,才会跟着他过来,自立门户从头开始。

如今厂子里遇到了难题,如果再签不到订单,下月的工资恐怕真的有问题了,为此,杨万年心急火燎,已经有好几个晚上都没有休息好了。

昨天,他还抹下面子,去找了钢铁厂的厂长,希望他们能在这个危难时刻帮他们一把,这对于杨万年这样心高气傲,性子还直的人来说,是多么的艰难。

但是,厂长就想杀杀杨万年的锐气,直接公事公办,把当初的合同拿了出来。

“万年兄,不是我说你,当时你成立刀具厂,我就觉得不成,你一个专门搞技术的人,哪里懂什么销售,懂什么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你以为把刀具生产好了,就万事大吉了嘛,没那回事。”

杨万年非但没能拿回救命的稻草,反倒被狠狠的羞辱了一番,心头愈发难受。

早上开会的时候,又听到有工人在那小声议论,说他们为什么不把价格降下来,生产和华丰机械厂差不多的东西,和他们打价格战。

他们背靠着钢铁厂,在原材料上有绝对的优势。

但是,杨万年就是农民出生,那个年代的农民有多艰难,他感同身受,农业器具的发明,就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要更先进更实用才行。

比如说现在的镰刀,如果用几天就卷口了,还不如以前自己烧铁打磨出来的好,那买回去还有什么意义。

折腰和华丰机械厂同流合污,杨万年绝对做不到,这是他最起码的气节。

也不知道今天来的这两个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他显得非常谨慎,不过,能耐心在自己厂子里参观工艺流程两三个小时的人,倒是很少,以前来的人,一般就是跑马观花看几眼,就急匆匆跑自己办公室里来,要他报价。

“小伙子,一路看下来,觉得我们万年刀具厂的货如何?”

吴铁军实话实说。

“用料实在,工艺考究,工人师傅专业,确实不错,就是不知道杨厂长这些刀具的报价,能否给我们看看。”

杨万年准备了两份报价,一份是平日里他的正常价,一份是他的底价,低于底价,这笔生意也就无法成交了。

他把那份正常价格拿了出来,这些天来,时常有华丰机械厂派的探子过来探价,他拿出来的也是这一份,但是要想看到他底价的人,少之又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