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第四名 (2 / 3)

他的脸上透露出的担忧和整个人展现出的坚定让人看不清楚他在想什么。

“相国人夸佐沛公,收图运饷守关中。”

“不知用蜀为根本,此是兴王第一功。”

“十大名相第四名!”

“功冠群臣,声施后世。”

“萧何!”

随着声音的出现,画面也缓缓变化。

画面之中的人还是那个人,只是气质与样貌都随着时间而不停改变。

从最开始的县内小官,到起义时的辅佐之臣。

从攻入关中的留守大臣,到统一天下后的百官之首。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天下大乱,萧何乃一刀笔小吏,也能乘势而起。”

“他拥立沛公,反了沛县,辅佐刘邦起义。”

“项梁叔侄杀了会稽郡守殷通,举起义旗。不久,与刘邦所部会于薛城。”

“众将约定,谁先入秦都咸阳,谁当关中王。”

“刘邦率军勇往直前,凭靠张良等人的谋划,避实就虚,剿抚并用,一路夺关斩将,直抵关中。”

“萧何身为丞督,坐镇地方,督办军队的后勤供应。”

“攻克咸阳后,诸将皆争夺金银财宝,萧何却首先前往秦丞相御史府,并派士兵迅速包围丞相御史府不准任何人出入。”

“他让忠实可靠的人将秦国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进行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统统收藏起来,留待日后查用。”

“凭借这些图书他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财力、物力的分布情况,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律令制度找到了可靠的根据。”

“项羽称王后,萧何劝刘邦避项羽锋芒,劝说刘邦接受分封,屈尊汉中王,立稳脚跟。”

“他认为刘邦可以立足汉中,养百姓,纳贤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赋税,积蓄力量,然后与项羽争天下。”

“由此深受刘邦信任,被任命成为丞相。”

“他慧眼独具,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认为刘邦要取得天下非用韩信不可。”

“韩信逃跑,萧何月下追回韩信,并使韩信登台拜将,成为大将军。”

“楚汉相争之时,萧何留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安定百姓,征收赋税,供给军粮。”

“使得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可靠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被定为此战首功。”

“萧何治国安邦,颁法立规,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

“在约法三章的基础上,参照秦法,摘取其中合乎当时社会情况的内容,制定了《九章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