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跳楼式营销 (1 / 6)

《黑客帝国》所引发的轰动全方位、多层次。

尤其是在邱木的大本营东区,凭借着他现在的身份,这部电影便以处于观影潮流之上,更是让诸多影评人表示高潮。

作为一个影评人,他们最喜欢什么电影?或许,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尽相同,但,如果你问他们喜欢解读什么电影,相信他们的答案大概会非常相似。

标准的商业电影没有着太多解读的空间。

而过于深邃的文艺电影则缺乏更加广泛的大众认知,例如新浪潮的那一批,他们的电影那可绝对是深邃、文艺、思辨……但,太过于晦涩的电影已然抛弃了大众。

所以。

他们最喜欢解读大多是那些既具备着娱乐商业,同时,亦不乏深度思考的电影,如同《让子弹飞》,不知道养活了多少的影视解读博主。

观众喜欢看,他们赚流量。

大家皆大欢喜。

而《黑客帝国》?

这俨然是邱导,送给他们所有靠着影评吃饭的人们的一个崭新礼物。

用一句豆荚现在的高赞短评来讲:邱式装B哲学宗教思考指南。

毕竟。

当初沃卓斯基兄弟拍摄的初衷便是为了致敬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这是一位真正的大神。

关于他还有着一件很有意思的乐事。

鲍德里亚曾在报纸上公开表示“海湾战争”不会发生,结果几个月之后,美军就发动了“沙漠风暴”行动,他干脆出版了一本《海湾战争不曾发生》的书,他指出,美国利用大众传媒的舆论影响,已经把侵略伊拉克的战争变成了类似电子游戏和好莱坞电影的虚拟战争。

同样,“911”也不曾发生,这是西方媒体制造的一个渲染恐怖主义威胁的拟真幻像,观点看似强词夺理,但非常符合他的拟像理论。

而《黑客帝国》便是对鲍德里亚思想的一个阐述。

而除了哲学之外。

邱木在电影里安插的东区文化小彩蛋,也足以让很多人为之解读,类似于尼奥和另一位伙伴在飞船上的对话,他们吃着麦片,实际上谁也没吃过麦片,颇有几分几分禅师的“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的意境。

总之。

这电影无论站在哪个角度,都能让观众找到应有的体验,东区如此,而美区亦如此。

尼奥的复活与新生。

其实也分外隐喻于圣子的诞生,而最后的人类聚集地锡安,亦源自于《圣经》,有着圣山之称。

如果在东区人眼中。

这是一部有着传统佛道语境的电影,那么,在美区人眼中,这部电影所具备着的西方式思维更加明显。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