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看小说网>武侠仙侠>长剑无言>第97章 剑会三雄

第97章 剑会三雄 (1 / 2)

第九十七章剑会三雄

三名蒙面黑衣人中,其中一人在头顶挽了个道士的发髻,用一根玉簪盘好,掌中一柄雪花剑攻守有度,招式严谨。第二人五短身材,却足足有常人两个宽,所用的兵器更是极其少见,乃是两柄生铁锤,锤头又圆又长,和大号的冬瓜相仿。这生铁锤单一柄便足有五十余斤重,两柄铁锤加在一起份量何止百斤?普通人甭说挥舞连提都提不起,但他拿在手里却如盘草芥,轻松自如。另一人高大健壮,一杆长刀随着双臂上下翻飞。长刀样式和三国时武圣关二爷的兵器青龙偃月刀一模一样,刀柄长五尺八寸七分,刀头长三尺六寸三分,刀身镶有一条张牙舞爪的蟠龙口吞圆月,整把大刀被银水刷了二九一十八遍,微一晃动寒光闪闪。

三位高手,三样兵器,围着赵散如走马灯般厮杀。赵散毫无怯意,持豪曹剑相抗,转眼间便斗了二十余个回合。汤予在暗处偷偷观瞧,这三人中以五短之人最是勇猛,但他的武艺也是最差,没有丝毫内功根基,出招全凭一股天生的巨力,又兼生铁锤势大力沉,赵散的豪曹剑不愿和其硬碰,外人看来倒好像五短之人最是厉害。

那用雪花剑的黑衣人武艺比五短之人高出许多,他的剑招同他的发式如出一辙,一看便知是道家上清派的剑术。道家剑法讲究轻灵飘逸,避实击虚,而上清派的剑法更是集道家剑法的大成者。道教最早出现在东汉,由“五斗米道”发展而来。因道徒加入教派需要献米五斗,所以得名。陈寿在《三国志》中不客气的贬其为“米贼”。五斗米道的创始人是张道陵,教徒尊称其“天师”,故而又叫“天师道”。天师道以《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为教义经典,后又发展出上清派、灵宝派、神宵派等几大武林门派,其中以上清派人数最多,势力最大。上清派又名茅山宗,门人不仅和别派道士一样采药炼丹,打坐修行,更兼尚武,教中各色神功秘技数不胜数,门下能人异士辈出。现茅山宗的宗主罗浮真人声盖华夏,位列武林十大名人,威望还在少林方丈宗凡之上。这持剑之人即是茅山宗的后起之秀,自幼研习茅山剑法,深得茅山剑法的精髓,不容小觑。

三人中以持刀大汉为魁首。大刀在军队中甚是常见,本是两军对阵,骑兵冲锋陷阵,杀敌之使,武林中人却绝少用其做自己的兵器,一则携带不易,二则太过惹眼。这持刀大汉的武功路数也确实如此,不是江湖招术,一招一式间都透着行伍之气,每出一刀必身体前倾,双腿横跨,膝盖内收,宛如坐在马上一般。

转眼间又战了十几个回合,赵散剑上的声音越来越弱,额头已沁出点点汗珠。这三人单独哪一个都不是赵散的对手,若是换做平常三人联手,赵散倒也不惧,可此刻强敌环伺,不明对方底细,夏千萍又落入敌手,赵散投鼠忌器不免畏手畏脚,三四十招一过已渐渐处于下风。三人都想在为首之人面前邀功露脸,见状出手愈加凶狠。剑来刀往,对阵双方都施展出平生绝技,容不得稍有差迟。突的五短之人瞅准时机右手奋力一锤直击中路,他个子粗矮,赵散却又瘦又高,冬瓜锤头朝赵散小腹撞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