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虚伪的‘虚’ (1 / 3)

被全村寄予厚望的秀才马叔明,此时还在养心书院。

如果不是赶上中秋以及书院一旬一假的日子,马叔明根本舍不得离开。

三天前罗院长拐来了一位神秘的大人物,连开了三堂讲学。

马叔明并不知道这位大儒的背景。

他只知道这三天的讲学对他而言意义非凡。

很多思而不解的疑惑,在这位大儒幽默风趣的讲学中,仿佛能够透过现象看穿本质,也拓展了局限的思维和眼界。

马叔明内心有很大的触动。

这位大儒仿佛就是他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帮他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马叔明废寝忘食的作了一篇策论,希望能用这篇文章打动这位大儒,得到他的指点和认同。

其实,他内心的野望不仅于此。

他想过是否能够更进一步,被这位大儒收为学生?

马叔明还是有点小心机的。

他私底下找过罗院长,旁敲侧击的打探过这位大儒的喜好,想要用契合的观点来攻略这位老先生。

养心书院里的学生不少,跟马叔明这般年纪就取得秀才功名的学生,却是屈指可数。

马叔明又是这些秀才中翘楚般的存在,他向来自视甚高,难得有如此谦逊诚恳自贬入尘的时候,罗院长很愿意给他这样一个机会。

今日罗院长约了老祭酒在书院后山一处草舍垂钓。

马叔明掐着点前来请教学问。

老祭酒捋着胡须斜睨了罗院长一眼,老友之间有时候只需要一个眼神便能明了彼此的心思。

老祭酒并未当面说破,状似不察,与马叔明一来一往探讨起了策论上的东西。

策论是以问题的论点为写作的中心,老祭酒看完了马叔明写的文章,含笑给了对方一个‘虚’的评价。

这个虚,可以是理论的不扎实,是论点论据的华而不实。

这个虚,也可以是见微知着,以文论人的客观评价。

这个评价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虚伪呗!

马叔明没想到自己点灯熬油写出来的文章,最终只得了这么个评价,脸色顿时一阵青一阵白,有点无地自容。

他拱手一揖到底,身子微颤,声音发飘:“学生惭愧!还请杨老先生指点!”

老祭酒摆了摆手,捻着胡须笑道:“你是个很聪明的学生,学问做的不差,但少了点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如何形成你自己独特的风格,这需要靠你自己去领悟,去塑造。

就像每年中秋都吃的月团,有的饼铺经营多年,却只做‘经典’,年年如此。

有的饼铺却不断的追求工艺的进步,口味的提升,外观的亮点,不断突破自己。

有的饼铺则没有自己的核心和目标,哪家热卖就模仿哪家,做出来的东西,不够原汁原味,毫无记忆点,终究是差强人意。”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